奈良的平城宮跡,是我這趟旅程中感觸最深的景點之一。當初會注意到這裡,是某一年搭乘近鐵前往奈良時,從窗外猛然刷過一個巨型古建築,在空曠的四周矗立著,非常突兀,原來它是平城宮跡的大極殿,而它的位置與大家熟悉的東大寺、春日大社...等是反方向,因此知道的人相對比較少。
關於平城京的詳細歷史,網路上都有很清楚的介紹,這裡就不複製貼上,以簡短的白話文來說,平城京是日本1300年前的首都,只有短短的74年,也就是奈良時代,相較於下一任首都平安京(京都)的千年歷史,就知道年代的差異了。在天皇遷都至平安京(京都)後,原本的平城京(奈良)就被荒廢下來,成為農地與田野,這樣一睡就睡了一千多年,直到明治時代被一名建築師發現遺跡,爾後展開了長達多年的平城宮復原計畫。其實我非常好奇,在平城宮沉睡的這一千多年,奈良人是怎麼看待平城宮這塊土地?遷都後被留下的平城宮建築與設施,庶民們自由進出使用嗎?或早已遺忘,直到風吹日曬被塵土鋪蓋而消失。也因為平城宮年代久遠,相關史料未能紀載完全,或是無從查證,如今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平城宮復原建築,多是參考相關年代的其他建築所模擬出的。而平城宮所留下的遺跡,在1998年成為世界遺產。
這趟平城宮跡巡禮,整整花了三個多小時,還沒有逛完,我相當佩服平城宮的保存方式,不是等比縮小展示,也不是僅僅的獨棟古蹟,而是完整1:1實地呈現,把當時的平城宮整個圍起來讓你看! 走在平城宮跡的道路上,看著1300年前的繁榮,從天皇處所、各地設施、政府單位...等,與歷史有很強烈的真實感連結,這部分令我相當感動,原來穿越時空是這麼一回事。
為了有足夠時間品味,這天的奈良行程就只安排平城宮跡一個景點,前一天搭地鐵時發現,京都地下鐵烏丸線能直通近鐵奈良站,每小時有一班急行直達車,省去轉程等車,真是太方便了,所以旅館在烏丸線上的人可要好好把握喔~
